[火爆网络小说连载]《传销洗脑实录》

84楼
第88节:后  记(12)
[P]  4. 传销组织为了迷惑人心,让新加入者必须向所谓的“公司”交纳两份身份证复印件或照片,送到“公司”去存档。但记者了解过几位在传销组织已经做到A和B级的人,一般都是B级代理员去接钱和身份证复印件、照片的,这个在拿来之后就被他们偷着撕掉或扔掉了,上面根本不要这个,只是做给下面人看的。   [/P][P]  5. 新加入者所交纳的钱,一般都滞留在B级代理员的手中,在月末的时候,由上面的人通知,这些B级代理员带着这个月交上来的钱,从各个地方汇聚到通知的城市和地点,交给上面的A级代理商,再把上个月的工资和业绩单带回去给下面的人开工资。每个月汇聚的城市都不同,只有到月末的时候才知道去哪里,组织非常严密,下一级绝对不知道上一级的事情。一般这个时候才能看到A级代理商和网头。   [/P][P]  6. 在传销组织中还有一个极具有吸引力的奖项,也就是他们所鼓吹的美好结局“出局制”。   [/P][P]  只要交纳2900元入会费成为会员后,依次发展下线晋升级别,一直到晋升为A级代理商。成为A级代理商后,如果一条线的下面有4个人再升为A级代理商,你就可以“出局”了,这时你会拿到一个叫“五三二奖”52万的奖励,由于最少必须有两名下线才能晋升A级代理商,所以离开网络的时候,“出局”一项就能拿走104万,之后就无钱可赚了。这也就是他们所说的皇帝轮流做,谁都有钱可赚。   [/P][P]  如果你有三名或三名以上的下线,“出局”的时候还能拿到一个叫做“中心发货奖”的奖项,每条线给50万元,那么加上上面的“五三二奖”52万,一条线就能拿走102万,三条线也就能拿走306万。   [/P][P]  那么“出局”这个钱是哪里出来的呢?   [/P][P]  是出自那所谓的“税收”450元!   [/P][P]  450元中要扣除一个叫“代理员费”的200元,这是给第一代B级代理员的奖励(你的下线如果有一人晋升到和你同一级别,你就拿不到了)。因为B级代理员是要经常到各个地方去“分享”的,所以给这么一个奖项作为补助(这是某些产品的一种奖法)。在新田时代是第一代B级代理员只给100元,当你下面有三线B拿不到育成奖的时候,再给那100元的“代理员费”,若有一人晋升B级代理员时,你就什么也拿不到了,只有等待点数晋升A级代理商了!这个也是B级代理员以下的人员所不知道的!   [/P][P]  剩下的250元是留给“出局”用的,200元是五三二奖,50元是中心发货奖。   [/P][P]  “五三二奖”:当你的直属一条线(串线)产生四个A级代理商,这时你就开始出局,拿一个叫“五三二”的奖项,在你直属第一个A级代理商的另一条小线或几条小线(串线产生A级代理商的这条线叫“大线”),从即日起每加入一个人提50元;在第二个A级代理商的另一条小线或几条小线,从即日起每加入一个人提30元;在第三个A级代理商的整体下面,从即日起每加入一个人提20元。   [/P][P]  当你在直属A级代理商的下面提够“五三二奖”52万的时候,从即日起他的下面再加入新人你就拿不到钱了,而是由你的直属下线来拿“五三二奖”了。   [/P][P]  加入一人最多提50元,最少提20元。所以,从你开始拿出局奖的时候,需要这条直属下线的整体下面加入一万——两万的新人,你才能拿够这个52万,最少也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P][P]  由于“五三二奖”在交纳的2900元之中是出自所谓扣除的税收的,只留有200元,所以最多只能10个A级代理商一起拿。但是,一万——两万的新人加入,最少还得产生30个A级代理商?那么如果你是第30个晋升的A级代理商,你就得等三四年以后才能开始拿;这时你的下面最少也得产生90个A,如果你是第90个晋升的A级,你就得等十年以后了。   [/P][P]  “中心发货奖”:当你有直属三条线以上,每条线除了五三二奖之外,另每条线给50万的中心发货奖。450元的税收中还剩50元,就是留给它的!(一条线出局得最少一万人,每加入一人50元)   [/P][P]  “五三制”中存在很多弊端,就导致这些年“五三制”群体中产生一种现象——“裂变”![/P]
85楼
第89节:后  记(13)
[P]  对财富和资源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之一,这在任何历史阶段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们获取财富和资源的方法应当是符合自然规律和法律规范的。现实中绝大多数人都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但也有一部分人采取了非“道”的获利方法,由此导致各种违法犯罪,传销就是其中之一。   [/P][P]  自2005年颁布实行《禁止传销条例》起已近三个年头,可是传销并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相反还时不时占据社会版的头条。为什么在政府大力宣传传销违法并严厉打击的大背景下,还会有如此多的人火中取栗——甘冒法律的重罚而沉溺于传销的神话之中?更令人费解的是,这其中不乏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传销组织到底运用了何种高明的手段将那些对传销半信半疑甚至完全抵触的人网罗进去,并使其一步步陷入其中?要了解其中的奥秘就必须了解传销组织所采用的的心理学招术。   [/P][P]  将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生活经历的人聚合在一起,是传销组织通过精神控制得以实现的。这一精神控制简而言之就是用某种理念、机制、群体目标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实施约束,使人们心甘情愿地去接受和遵从。它可以使人放弃原有的东西,产生观念、态度、行为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我们视之为“洗脑”的结果。精神控制有一套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如下:   [/P][P]  树立信念——告诉参与者所从事的是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伟大“事业”,是不可多得的创业机会。把握这个机会对自己、家庭、对他人都是有利的,可以得到利已与利他的双赢效果。你去“拉人”,说服别人参加,是在为别人提供赚钱的机会,即使手段上可能有欺骗,但目的是良好的,这是种善意的欺骗。   [/P][P]  鼓吹精神——宣传创业是艰苦的,艰苦的生活是对精神的磨练,并能丰富人生的经历。凡成大业者必须苦其心志,饿其体肤。传销组织中的所有人,除了行业内的等级不同之外,不分以前的职业高低,都一起滚地铺、吃没有油的白菜土豆。组织者们强调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参与者的意志,而且为将来的事业打好人际网络,无形中强化了个人对团队的归属感。   [/P][P]  制造氛围——一是感情氛围,让每一个参加者体会到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得到的情感互动,用温情去打动、融化,使参与者忽视了温情背后的自私目的;二是相互激励的氛围,不论个人的实际能力如何,所有的人都给予他充分的肯定和赞赏,激发他的自信心,使他产生情绪的亢奋和自我评价的错觉;三是共同努力和参与的情绪氛围,每一个人都无比热爱这一事业,让参与者在群体气氛中体验到奋斗的快乐。   [/P][P]  建立机制——表现为惩罚与奖励的运用。对拉来下线的,及时兑现奖金,对怀疑动摇的,实施各种制约。通过群体效应,实现相互之间的监督和鼓励。   [/P][P]  拉人入传销组织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并不是靠单一的手法就能实现的。单纯的灌输、说教、制约并不能足以使人产生观念的转变,精神控制的实现是多种手法综合运用的结果,在这整个过程中又抓住了诸多的人性弱点。   [/P][P]  财富的诱惑。任何的陷阱都是针对人们内心的贪念而设。王浩的内心深处渴望一夜暴富、出人头地,这就使得传销有机可趁,所以当许久没有联系的朋友宋建明以发财为诱饵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上钩了。   [/P][P]  隔离。异地的邀约使得新参与者陷入隔离的境地。传销的地点远离参与者原来工作、生活、学习的地方,这样,他就与自己熟悉的环境相隔离。如此既方便了组织者控制,同时也切断了参与者求援的途径。传销的组织者们会叮嘱“新朋友”不要带多钱,而且不准看电视、看报纸、上网,这是把参与者与社会信息相隔离。这样一来,在一个相对孤立的境地,他所能听到的、看到的、接触到的都只是和传销有关的东西,而且所有的人和事都给你一个信息:传销是对的,你应该参与。用不了太长的时间,参与者就会产生动摇,渐渐怀疑自己最初的定论。         [/P]
86楼
第90节:后  记(14)
[P]  “首因”效应。在平常的生活中,很难想像一个人受朋友邀请去做客,晚上睡觉前,朋友还会给他洗脚。但在一些传销组织里,这是“行规”。当新朋友来到一个陌生的团队,受到热情到过分的接待,被欺骗的想法会被降到最低限度,想与这个集体融为一体的愿望促使他们与那些人互动,于是,找出谅解他们把自己骗来的理由是容易的。这即是非法传销组织在新人身上所实现的“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   [/P][P]  群体暗示和从众效应。传销的组织者们充分运用了心理学中的从众原理,亦即利用群体效应打消参加者对安全与否的疑虑。获得安全感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无论我们做什么,我们都会有一个起码的思考:这件事对不对,这样做行不行,做了值不值,有没有什么风险。但是,我们也会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当参加某个活动时,参加的人数越多,大家的热情越高,就会越相信活动本身的可行性。在进入传销组织后,王浩看到的是一群斗志昂扬、雄心勃勃的“淘金者”,他们不厌其烦地向他灌输前人成功的秘诀,以群体意志动摇、迷惑他原本的认知,甚至通过一些游戏中众人的一致性的行为让他对自己的判断进行反思。相应地,群体的“鼓励与关爱”使他对参加该组织和活动产生起码的安全感。   [/P][P]  消除罪恶感。传销的组织者们还需要突破参与者的罪责感。罪责感是制约我们做出违反道德和法律等规范行为的心理防线,特别是当参加者要采用骗人的方式去拉下线时有无罪责感就尤为重要。在传销组织中,组织者往往通过系统的方法消除参与者的罪责感。一是宣扬活动的合法性和利他性。如混淆传销与直销的界线,将传销活动夸大为前途光明的合法事业,强调拉下线的行为是在帮助对方,是善意的欺骗;二是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让每一个参加者体会到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得到的情感互动,用温情去打动、融化,使参加者通过对“家”的信任发展为对组织和事业的信任;三是采用信息隔绝的方式创造利于洗脑的条件,在传销组织中参加者只能听到一种声音,那就是我们的事业合理合法、前途无量。   [/P][P]  造神。非法传销组织也很会利用大家先入为主的心理进行“造神”,塑造榜样的力量。一些非法传销组织会捧出某位中国传销界“理论权威”的灵位扯虎皮拉大旗。人们往往会因为对“权威”的信任推翻自己正确的直觉,而服从错误的意志。在非法传销组织里,很多人不了解国家对直销业的政策与规定,甚至不知道那个“权威”是谁。但是只要他们证实那个人的确在直销舞台上扮演过“神之使者”的角色,他们就会对国家“支持”他们所从事的这个“行业”这一点笃信不疑。   [/P][P]  破窗效应。一间房子如果有扇窗户破掉,没人去修补,不久,别的窗户也会被人打破。这种“破窗效应”发生的临界点,在非法传销组织里的表现是在说第一个谎言的时候。一旦开始说谎,人就失去了廉耻,只要说了第一个谎言,说第二个时就不会不好意思了。只要开始说谎,无论是邀约还是问家里要钱,或者是跟新朋友沟通,说起谎来都会觉得心安理得。   [/P][P]  渴望“扳本”的心理。当参与者们进入传销组织后,慢慢地,甚至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骗局,所有之前美好的许诺,只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但是大部分的人却不愿就此收手,他们在这一行已经投入了许许多多他们认定他们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找一个下线,把本扳回来,以此来转嫁自己的损失。   [/P][P]  综观上述,我们不难发现,从心理学的角度讲,非法传销的“洗脑”手法就是根据不同对象,把他们的心理欲望挑起来,然后再加以催眠和控制。非法传销的受害者之所以很难跳出这个圈套,是因为他面临着一个人们最不愿意面对的事情——自我否定。而且加入传销时付出的成本越高,退出的过程就越缓慢越困难。这个成本是综合的,不仅包括投入的钱财,还包括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寄托在这个事业上的梦想等等。脱离开传销组织的人员,往往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现实。 [/P]
87楼
第91节:后  记(15)
[P]  附录一 解析传销过程   [/P][P]  传销组织把新人骗进传销行业,大致分为:列名单、电话或书信邀约、摊牌、跟进、直至胁迫加盟。   [/P][P]  步骤一:揣摩心理列名单   [/P][P]  所谓列名单,也就是盘算一下,哪些人是可以骗来的对象,主要包括这样几类对象,亲戚类: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类:五同——同学、同事、同乡、同宗、同好;邻居类:前后左右邻居;其他认识的人,如师徒、战友等等。总之,那些急于改变现状的人,都是传销组织网罗的主要人选。一旦选定目标,他们会对这些人的心理作充分的分析。   [/P][P]  比如对退伍军人:受军队的熏陶,观念有很大改变,回到家乡后,大多不安于现状,想干一番大事业或者急于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   [/P][P]  针对农民:焦点在于脱贫致富。指望种粮发家不现实,养殖渠道又不畅通,做生意缺乏本钱,他们渴望找到一条门路,能够迅速致富,在左邻右舍中扬眉吐气,风风光光。   [/P][P]  针对下岗干部:昔日春风得意、众人瞩目,一旦下岗门庭冷落,有一种严重的失落感。   [/P][P]  还有就是对打工者的引诱,深知打工不容易,赚钱太慢,又有急于求成的心理。   [/P][P]  对网罗对象心理的揣度,可以看出传销组织者趁人之危、落井下石的阴暗心理和罪恶本质。   [/P][P]  步骤二:巧言邀约设骗局   [/P][P]  电话邀约是最主要的方式,一般分三次完成。   [/P][P]  一、问候。主要为了打探对方当前的状况及心态,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确定下一次邀约的借口:如帮忙找工作、承包工程、外出游玩等等。该过程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90秒以内,以便制造悬念。   [/P][P]  二、诱惑。在第一个电话打出后两天左右,打第二个电话。这个电话至关重要,对是否能邀约到新朋友将起到关键性作用。一般为了让对方深信不疑,这时需要安排一场情景假戏。好比在打电话时,会给对方营造,打电话的人正春风得意、美女盈怀,实际上这些都是假的。他们有一个公式,就是神秘+悬念=吸引。   [/P][P]  三、正式邀约。在前两个电话打出以后,认为时机成熟,开始正式向对方提出邀请。当然,这些都是在监视下完成的,目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催对方上路,并嘱咐,路上要注意安全,一定不要带钱。   [/P][P]  打电话时的“三不谈”,即不谈公司、不谈理念、不谈制度。总之,不谈传销的真相。只是根据对方的心态、特长、背景等特点,给出一个甜蜜的诱惑。为了提高骗人的成功率,连打电话时的语气都规定好了:谈话的时候兴奋度要高,语调要高,比平常要高八度。语速要快,但吐字要清晰,语气肯定不含糊,给对方以信任的感觉。说出的话具有一种神秘感,但又模糊其词,让对方无据可查。不正面回答对方的提问,不具体解释自己的话题等。   [/P][P]  由于传销现在已经成了过街老鼠,所以行业在骗人加入时,变换了很多时髦的说法,比如加盟连锁、人际网络、网络销售、框架营销、连锁销售、电子商务等等。   [/P][P]  在上述种种游说和谎言的欺骗下,如果对方被说动了心,愿意加入,下一步就是接站。   [/P][P]  接站的整个程序乃至接站人的神态和衣着也有明确要求:接站人一进车站与对方见面的时候,应该是热情地跑上去几步,要先握手。同时,一定要衣着光鲜,比如打着领带,人家就会感觉你肯定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P][P]  步骤三:心理测试对症下套   [/P][P]  为了避免新朋友乱打电话,推荐人要想办法先把新朋友的手机费耗光。然后,尽量与新朋友拉关系,谈理想、谈社会、谈人生,使对方产生信任。并瞅机会,完成传销行业里的两个心理测试。   [/P][P]  第一个测试:“衢州人经常掉钱,而且本地人看见地上掉的钱都不会去捡,因为他们弯腰的时间会挣更多的钱。你若看见地上掉的钱会不会捡?”   [/P][P]  新朋友若回答“捡”,说明他对金钱有欲望,可以继续提第二个问题。   [/P][P]  “我有个朋友,是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子。前不久,她的父母带她到医院体检,结果查出了癌症。医生只告诉了她父母。你说,她的父母该告诉她吗?”[/P]
88楼
第92节:后  记(16)
[P]  如果回答“告诉”,证明对方为人坦率,适合全抖。所谓全抖,就是在听课后直接告诉对方:之前说的一切都是假的,要你来这儿就是要你从事传销的。   [/P][P]  对方如果回答“不告诉”,说明他为人很深沉,只对他半抖,即告诉他之前所说的那些(如介绍工作、联系业务等)都是真的,不过由于特殊原因需要等几天。而在这几天里,他们会要新朋友抽空好好了解这个行业。并以看望朋友的名义将他带到一些资深的传销人士那里,对他进行初步洗脑。   [/P][P]  步骤四:无微不至、无时无刻、全面灌输   [/P][P]  除了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照之外,传销人员无时无刻不在准备着对新朋友进行全面灌输。先是举各种例子来说明这个行业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恐怖,而且一点儿不犯法。这些例子根本就无法得知是真的还是他们临时编造的。然后再解释他们当初为什么没直说,而是采取欺骗的手段把人邀约过来。他们的理由无非是——为了新朋友好!并且他们那不叫骗,美其名曰“善意的谎言”,目的是为了避免家人不必要的担心,以及为新朋友保护一个完美的市场。   [/P][P]  对于欺骗亲友的血汗钱这种罪恶行径,他们这样开脱:这些钱毕竟是自己的亲友掏出来的,那么这个钱该不该赚呢?我看是该赚。因为钱本来就是叫人赚的,具体谁赚本就无多大区别。如果钱印出来都埋入地下,不让人赚,岂不都成了废纸。   [/P][P]  他们会向新朋友灌输:谎言并不一定就是坏的,有时候我们甚至应该说:这个世界因为谎言而美丽。   [/P][P]  然后会在合适的时间,让已经上线的人员挨个讲述自己的受骗经历,以及后来他们又是怎样一一接受的,让新来的朋友产生共鸣。如果还有坚持要走的,则想尽各种办法,进行挽留。给新朋友下跪是常见招式。   [/P][P]  步骤五:提升激情   [/P][P]  以暴利相诱惑:传销可以缩短成功的历程,可以使人一两年内,挣到几十年挣不到的钱。如果新朋友说没钱,他们就会说就是因为你没钱,所以才让你想办法赚。如果新朋友推托说没时间,他们就会说正是因为你没有时间,所以才让你在很短时间赚到钱,然后浓缩你的生命,拥有更多的时间。   [/P][P]  他们还会极力渲染从事这个职业之后的风光与荣耀,从而激发新朋友的激情。   [/P][P]  好比他们说:在你升B的那天,公司会用五辆奔驰或者宝马把你的亲戚以及家人接来,看着你上去。到那时候,所有的人都会把羡慕的目光投向你,对你高声尖叫,像明星一样崇拜。然后,你就可以站在台上对一千多号人宣布:从此我与贫穷告别了,我们家族的命运也因我而改变……   [/P][P]  此外,他们还会说,他们走路、吃饭、睡觉都在挣钱,只要新朋友加入这个行业,钱就在路上等他了。他们不时向新朋友灌输他们的分配制度、工资方式、行业规则等等,十分强调纪律性,以让人觉得他们是正规的,是按规矩办事的,有组织有纪律。他们还暗示新朋友:你可以对某个人不信任,但整个集体绝对不会骗你。   [/P][P]  步骤六:最后的吸引   [/P][P]  传销人员通过各种现身说法来说明这是一个百分之百成功的行业。而这些现身说法大多以B级别成员下团队发工资、找各种由头举办联谊会等方式呈现。   [/P][P]  除了自身营造的说服力,他们还会以国家大义为重,对你“晓之以理”。例如他们通常说的三个有利于:   [/P][P]  一、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国家不出一分场地,一个管理人员,就可以获得庞大的税收。         [/P][P]  二、有利于搞活市场经济。不仅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还拉动了消费和货币流通。   [/P][P]  三、有利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这里不允许男女混居,不允许打架骂人,不允许喝酒、吸毒、赌博,进娱乐场所,提倡节约,反对浪费。而且许多人在这里锻炼出口才、沟通、演讲、社交等能力。   [/P][P]  住在一块的时候,没有电视没有报纸,而且跟外界可以说是隔绝的,所以他们讲来讲去,就是说我们每个月要发展多少人,发展到上线后可以有多少奖金。时间长了思想会像入了魔似的,对他们说的坚信不移。[/P]
89楼
第93节:后  记(17)
[P]  另外,伴随着一步一步的洗脑进程,他们还会通过各种游戏及小故事对你进行潜移默化的说教,并且丝毫不管这些游戏是否猥琐。越猥琐越有效,他们就是让你彻底丧失自尊,放弃人基本的自尊,意味着为下一步的洗脑打基础。   [/P][P]  总之,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你快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然后迅速发展下线!   [/P][P]  附录二   [/P][P]  传销骨干自曝种种陷阱内幕   [/P][P]  没有抵抗意识的人、抵抗力不强者,统统能被拉入伙,而且还会坚信自己从事的绝对是一个伟大的事业……   [/P][P]  前年7月份,我们由一位姓舒的“老总”带领,从广东来到衢州搞“加盟连锁”。听说“老总”是在1998年传销禁止后转做“加盟连锁”的,刚开始在海南发展,后来转到了广东省花都市。   [/P][P]  我是1998年5月份在花都加入的。当时我的一个老同学邀约我,谎称有一份财会工作。我是财会大专毕业的,又是比较信得过的朋友,所以毫不犹豫就辞职到了花都。谁知,我竟从此上了“贼船”,经历了一番命运的波折。   [/P][P]  列出名单 邀约“上课”   [/P][P]  整个传销过程,说白了就是一个“骗人、听课、上当”,再“听课、骗人、让更多人上当”的过程。   [/P][P]  上课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公司”共设有八门课,按听课顺序排列为:提成课→心态课→理念课→分享课→成功激励课→产品功能课→网络管理课→方法技巧课。其中最后两门只有正式“加盟”者才能听。加盟的前提是:用2800元申购一份产品,成为“公司”的业务员。开始,每个业务员先列出一批想叫来做传销人的名单,从最亲近的人列起,按A、B、C、D不同级别排列。先邀约A级的,如果不成再邀约B级、C级、D级……认定对象后,就找一个借口把对方骗来。   [/P][P]  具体方法在“方法技巧课”里讲得很详细。主要是根据其特长和爱好,抓住对方的心理,比如我读财会的,就说来做财会工作等等。邀约一般都用电话、书信,有时还用电报。因为是朋友,打电话时你爱怎么说怎么说,只要他相信就行。   [/P][P]  打电话也要讲究技巧。第一个电话通常只是联络感情;第二个电话是了解对方的近况,然后抬高自己,说自己的工作有多么好,以勾起对方兴趣,但不马上邀约,只吊对方的胃口,如果对方要你有机会帮他找份工作,也不可马上答应,装作尽量帮忙;第三个电话才根据情况,正式邀约对方过来。   [/P][P]  留人留心 制造气氛   [/P][P]  刚邀约的对象,我们通称“新朋友”。先是接待,安排他怎样坐车,到达后住在哪里,再介绍朋友认识、熟悉地方,并给他准备好笔记本、笔和电话本,十分热情,但绝口不提公司,也不提什么事业。因为新朋友刚来,并不知道要干什么,不好多讲,以免产生怀疑。   [/P][P]  接下来就安排听课。刚到衢州时,我们只有一个课堂,在松园汽车培训学校旁边,后来在双港、沈家又租了几个课堂。每节课都安排有主持人、负责人和保安。   [/P][P]  大家按公司规定的纪律,一起走时一般不超过三人,以免引起路人和周围居民注意。正因为这样,我们在衢州好长一段时间,基本上没人知道这里有个加盟连锁。   [/P][P]  每节课上课前,主持人都要搞点开心节目,让刚到的新朋友上讲台介绍、演唱等,这是让他们推销自己、提高胆量。一般搞半个小时,气氛很热烈,让人觉得有一种团结向上的氛围。这对新朋友来说很重要,因为他们通常都是初次遇到这种场面,良好气氛有助于留住他们的“心”。   [/P][P]  随后,主持人就请出讲师上课。其中以提成课上的次数最多,都是固定内容,先谈人生和机遇,表明这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会;再谈公司背景和产品,传统营销与连锁业务的对比区别,以及奖金分配、公司特色福利等等;最后探讨投资2800元值不值的问题,总之是以利诱人。几节课下来,虽然有的人对一个月拿几千、几万甚至十几万的奖金仍感到怀疑,但看到身边的人个个充满自信,往往信以为真,被这种金钱欲望所引诱。 [/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094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