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小咪的爸爸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29
  • 积分39723
  • 经验1151179
  • 文章33857
  • 注册2003-08-14
中国首富是搞房地产的,美国首富是搞高科技的
中国首富是搞房地产的,美国首富是搞高科技的 2007年 11月 23日 14:53  

来源:法治论坛
发帖:ifada
日期:2007-11-17
网址:http://bbs.chinacourt.org/index.php?showtopic=250057


最近,胡润和福布斯分别公布了中国富豪排行榜。年仅26岁的广州碧桂园大股东杨惠妍以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稳居第一,令人惊叹不已。别忙著惊叹,继续往下看(福布斯):第二名,许荣茂,主要产业为房地产;第四名,张力,主要产业为房地产;第七、八、十名,分别是张欣、卢志强、黄光裕,主要产业都是房地产。前十名竟有六名富豪从事房地产业务。

结论昭然若揭:房地产为中国富豪的产生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中国首富杨惠妍为例,接触过她的房地产业内人士评价,杨惠妍做事?练、机敏,有控制能力,她将使碧桂园完成从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碧桂园过去一段时间在天津、北京等城市及江苏、湖南等省拿下不少郊区地块。现在的碧桂园在前期大量积累的前提下,开始由工厂模式逐渐向个性化生产转变。其中一个项目「假日半岛楼盘」得到业内人士的如下评价:「拥有27洞高尔夫的假日半岛是上万亩超级大盘,在设计水平上已经非常高并极具个性。」



大量积累意味著什麽呢?网上公开的碧桂园公司资料显示:公司总土地储备量达到惊人的4,500万平方米(45平方公里,相当於逾半个香港岛的面积)。以公开资料来看,碧桂园的土地储备量比土地储备量第二名的开发商多出一倍。

我知道读者对杨国强(杨惠妍之父)如何挖到第一桶金,又如何保持高速增长(杨惠妍的年均资产涨幅超过100倍)很感兴趣。可是精通财经小窍门的笔者实在不懂此种窍门。引用网友的评论:

1、不知跟哪位高官有特殊关?,获得如此多土地?!先是靠存地,又不断加价买地,推升土地、住房价格,与银行勾结坑骗,让老百姓透支未来几十年的薪酬(摄取他们一生辛苦劳作成果)用房贷高价接盘,使地主进一步获得推升资产价格的资金,如此循环他们的财富不断膨胀,而老百姓不能自己买地建房却只能被它们宰割,真是社会的悲哀。

2、一方面,很多人为了能够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不惜按揭、借款,过上「房奴」生活;另一方面,与日益增多的房奴「相映成趣」的是,中国富豪榜上的房地产商也日益增多。惊叹年轻的巨富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正视一个问题:房地产业的暴利惊人。

反过来看看2007福布斯公布的美国十大富豪: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仍稳坐头把交椅,净资产高达590亿美元,这已经是他连续14年雄踞该榜单之首;「股神」沃伦·巴菲特以520亿美元列二位;甲骨文CEO劳伦斯·埃里森以260亿美元列第四位;谷歌公司联合创始人塞吉·布林和拉里·佩奇首次进入美国富豪十强,以185亿美元的个人资产并列第五位。又得引用广大网友的名句:「中国首富是搞房地产的,美国首富是搞高科技的」;「美国的首富靠卖自己脑力致富,中国首富靠卖他人土地和体力致富。

看来,致富的要诀是因地而异呀!
asp技术学习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處女
  • 级别
  • 徽章
  • 声望+3
  • 积分6905
  • 经验148279
  • 文章6648
  • 注册2004-03-29
个人意见 社会主义有他致命的缺陷(朝鲜和韩国是个鲜明的对比) 于是中国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人们发现西方的资本主义更适合社会 但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对立的 向资本主义迈进无疑是砸了自己的招牌 于是,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就在这样的契机下产生了 把两个不同的思想理念融合在一起需要很长时间 从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到现在一直进行中 但是 问题出现了 因为原来的那套理论已经不具备任何现实意义 所以它无法带领人民走向新的时代 而市场的资本化不够彻底 简单点说 去别人家里搬家具 看见喜欢的就搬过来 家里好的就用家里的 不同风格的家具摆在一起 当然会出问题。 其实,我们现在又看见了历史 在欧洲的贵族,土豪,地主进行了著名的圈地运动, 变本加厉的对人民剥削 导致后来不断的农民起义 中国人多地少,在这种情况下 想一想,是不是有些相似? 猫爸发过一篇文章 一篇古文 很拗口 详细内容忘记了 意思是大概这样的 不要只知道历史的教训 重要的是要吸取这个教训 不让他再次发生 讽刺不知道吸取教训的人 中国是在延着ZB(资本)初期的路在走 有些东西根深蒂固 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改进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百姓希望生活越来越好 日子过得越来越舒服 因为这是人的本性 习惯第一个考虑自己 相信没几个人会先去考虑政府的 政客也希望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官越当越大 起码不掉下来 这个心理和百姓的心理是一样的 要达成这种心愿 可以有很多地方来做文章 中国社会黑暗面很多 虽然有那么多人在呐喊 可他就是存在 站在“他”的角度看东西 你看见的和“他”看见的未必不一样
asp技术学习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小咪的爸爸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29
  • 积分39723
  • 经验1151179
  • 文章33857
  • 注册2003-08-14
[QUOTE][b]下面引用由[u]ffboy[/u]发表的内容:[/b] 想一想,是不是有些相似? 猫爸发过一篇文章 一篇古文 很拗口 详细内容忘记了 意思是大概这样的 不要只知道历史的教训 重要的是要吸取这个教训 不让他再次发生 讽刺不知道吸取教训的人 [/QUOTE] [face=楷体_GB2312][SIZE=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SIZE][/face]
asp技术学习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人总要长大
  • 级别
  • 徽章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0
  • 积分4293
  • 经验346072
  • 文章4407
  • 注册2004-08-03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匹夫,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皆出其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因于夷狄。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负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
asp技术学习感谢您的参与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