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56
    • 经验6049
    • 文章246
    • 注册2003-06-15
    刚刚看了一个反对相对论的网站...
    http://wangjqq.nease.net/chaoguangsu/page_2.htm
    看看这个,作者说他用这个制造了超光速电子
    各位物理学得好的,帮忙判断真伪

    http://wangjqq.nease.net/index2.htm
    这是他的主页
    asp技术学习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动画城の精灵
    • 级别
    • 徽章
    • 声望+2
    • 积分4312
    • 经验43554
    • 文章4163
    • 注册2003-03-14
    呵呵,不错,喜欢有新观点
    asp技术学习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56
      • 经验6049
      • 文章246
      • 注册2003-06-15
      [QUOTE][b]下面引用由[u]zjd3[/u]发表的内容:[/b] 呵呵,不错,喜欢有新观点 [/QUOTE] 有谁可以解释一下呢? 相对论是否要被推翻?
      asp技术学习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动画城の精灵
      • 级别
      • 徽章
      • 声望+2
      • 积分4312
      • 经验43554
      • 文章4163
      • 注册2003-03-14
      那要有足够的完美的论证过程,有权威机构的认同
      asp技术学习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56
        • 经验6049
        • 文章246
        • 注册2003-06-15
        [QUOTE][b]下面引用由[u]zjd3[/u]发表的内容:[/b] 那要有足够的完美的论证过程,有权威机构的认同 [/QUOTE] 嗯 是的 那个相对论的反对者似乎没有这分接受检验的勇气就开始叫嚣了 呵呵
        asp技术学习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56
          • 经验6049
          • 文章246
          • 注册2003-06-15
          再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 狭义相对论-----------------从一开始就错了吗? 作者:西杰---转载务必保持原文 e-mail: xijie.yin@263.net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狭义相对论的产生过程吧! (一)狭义相对论的产生依据: 1、相对性原理:物理定律在任何惯性座标系中都具有相同形式。(这个观点我同意) 2、光速恒定:在任何惯性座标系中,不论光线源自静止或运动的光源,光速一律是常数。(这个观点我 也同意-但请大家注意:惯性坐标系的定义,后面我将说明) (二)爱因斯坦的两个实验: 1:所有惯性参照系中的物理规律是相同的--(证明例子) 假设你正在一架飞机上,飞机水平地以每小时几百英里的恒定速度飞行,没有任何颠簸。一个人从机舱 那边走过来,说:“把你的那袋花生扔过来好吗?”你抓起花生袋,但突然停了下来,想道:“我正坐 在一架以每小时几百英里速度飞行的飞机上,我该用多大的劲扔这袋花生,才能使它到达那个人手上呢?” 不,你根本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你只需要用与你在机场时相同的动作(和力气)投掷就行。花生的运动 同飞机停在地面时一样。 你看,如果飞机以恒定的速度沿直线飞行,控制物体运动的自然法则与飞机静止时是一样的。我们称飞 机内部为一个惯性参照系。(“惯性”一词原指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是每个物体所固有的当没有外 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属性。惯性参照系是一系列此规律成立的参照系。) 2:光在所有惯性系中速度相同--爱因斯坦假设此观点成立而做下面的“火车上的试验(西杰注:确切的 讲应是假想-不是实验.因为他的数据都是推出的)” 火车上的试验 让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副火车上的图画 火车以每秒100,000,000米/秒的速度运行,Dave站在车上,Nolan站在铁路旁的地面上。Dave用手中的 电筒“发射”光子。(西杰注:“注意:他用了发射两字,就是因为这两字让我们误认为产生的光同火车 还是同一个惯性系。”) [img]http://sunca.vip.sina.com/gylw/train2.gif[/img]  光子相对于Dave以每秒300,000,000米/秒的速度运行,(西杰注:此结论是由爱因斯坦根据“光在所有 惯性系中速度恒定”这个假设得到的),Dave以100,000,000米/秒的速度相对于Nolan运动。因此我们得 出光子相对于Nolan的速度为400,000,000米/秒(西杰注:此为爱因斯坦根据相对性原理得出的。)。 问题出现了:光子相对于Nolan的速度(400,000,000米/秒),为何与爱因斯坦的第二个假设(光速恒定: 在任何惯性座标系中,不论光线源自静止或运动的光源,光速一律是常数。)不符呢!爱因斯坦说光相 对于Nolan参照系的速度必需和Dave参照系中的光速完全相同,即都是300,000,000米/秒。 产生这样的矛盾后,爱因斯坦没有去怀疑它的这个假想出的‘试验’中是否还欠缺什么条件没考虑到, 而是草草的将假想出的结果进行分析,于是继续推论 (三)结论: 于是,通过“火车上的实验”的假想,和两个假设,以及不可靠的数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产生了: 只有在两种情况下爱因斯坦才能让它的两个假设都正确:要么距离相对于两个惯性系不同,要么时间相 对于两个惯性系不同。 他大胆的否定了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空间,物质,能量和运动的相对概念,是由观察者的感觉决 定的。从而出现了“尺短钟慢”现象,即第一种效果被称作“长度收缩”,第二种效果被称作“时间膨 胀”。 -------------------------------------------------------------------------------- 下面让我们来否定狭义相对论!  --------------------------------------------------------------------------------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光的特性和声波、水波的特性! 1:光 (A)光是一种波,同时又是粒子(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更重要的是光是一种能量的存在形式。请记 住这一点!更请大家记住的是:光源发出的光粒子和到达另一物体(如我们的眼睛)让我们感觉到的它 的存在的那个粒子,它们是否是同一粒子?这是我们对光的未知的部分和也许是错误认识产生的根源: 因为我们一直都认为“光源所发出的光子是沿直线到达另一物体的!”我们把它当成了一个公理!(不 知哪位科学家证明过!我需要科学家的证明!如果证明不是同一粒子则说明光同声音的传播是一样的-同 样需要介质-这也是证明以太存在的方法?“根本无须我们看到介质以太才可以证明。”如果还没有科学 家证明过的话,那么,我们等同了,我们都在假想了。我就只好先把光当成比声波要快的多,且也需要 介质的一种波了)(希望知道谁证明了光源发出的光子就是到达物体的那个光子的朋友发个E-MAIL 给我!-谢谢);我们现在还没证明光的传播是否依靠介质-毕竟还没有找到“以太”,但是没有找到 并不能肯定其不存在。光的产生机理是怎样呢!没搞清!(注:以太(ether;aether):一种早已被 实验否定的假想物质。十九世纪的物理学家假设电磁波也需要介质,这种介质便是所谓的以太。根据 理论,以太假如真正存在,则应不具质量、充斥宇宙各个角落,而且在宇宙中绝对静止。(其充斥宇宙 我同意,但请问根据何种理论-推断出以太如果存在则其必不具备质量,而且在宇宙中是绝对静止?--请 E_MAIL给我-我将万分感谢!声波,水波的特性同光波有那么多相同,为何声波,水波的介质就可以具有质 量,而且它们的传播介质并不是完全静止呢!为何我们的宇宙还在膨胀,如果那样,其中充满的介质为何又 会绝对静止呢?)(B)这一点很重要:光具有在‘真空’传播速度恒定的特性,不论光线源自静止或 运动的光源(请别介意我在这里用引号,意思只是我们现在认为的真空吧了,也许还存在我们目前看 不到的介质呢!)。(C)光子总是向三维呈球面从光源传播出去(这是猜想,有待大家进一步证明)。 2:水波和声波: (A)“水波”,“声波”也是能量的存在形式;它们的产生我们都很清楚了,都是介质的震动从而产 生的。声波,水波都是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B)都可以从中心向外传递能量。(C)它们在介质中 的传播也挺稳定-恒速,当然要给它一定的限制。请注意它同光比:不论声波源自静止还是运动的制 造者,一旦它产生了,就表现为在其介质中传播的恒速性.或你是静止还是运动时制造水波,一旦产生, 它们都在各自的介质中速度恒定(D)如果我们不断的点击水面,或播放乐曲,同时掩盖了我们能看 到它们的传输介质这一所知,并假设它们不需要传播介质,就好象它们也具有了波粒二象形,好似声 音粒子从声源一份一份的向外发射一样-真的同光很象。不同的只是速度慢的太多太多. 好了! 现在我们有了同光特性很象的声波,水波,幸运的是它的速度我们都能测量,还好我们还能感受到它 的介质。 首先我们来做两个试验: A:我们仍然用爱因斯坦的那辆火车,不过我们的DAVE 这次拿的是发声器(能够产生声音的仪器): 它是放在一个密闭的车厢中,重要的是这个车厢中的空气是同火车具有一样的速度的,我们的这个惯 性系构成了!而车外的空气相对与车厢内的空气是运动的!这是两个惯性系!请务必注意这一点。 我们现在把火车的速度降低些,以便我们来测量!就定在100米/秒吧!我想车上的DAVE 和路边的NOLAN 测出的结果一定应该和我们想象的相符! B:现在我们重做这个试验,所不同的是将车厢的四壁拆掉,这时,车上的DAVE要再用发声器发出声波, 来测量的话!DAVE得出的结论就不是我们认为的声音的速度了,因为他的惯性系已不存在!只能用和 路边的NOLAN 一样的惯性系了。我想所有的测量结果也不会同我们的理论推论值有何差别!。 好! 我们回到爱因斯坦的假想的试验。 我想问的是爱因斯坦的火车是否能将光的传播介质一同带到那个速度,从而构成一个封闭的惯性系! (当然,我们还没有找到以太,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密闭的火车是否就真的能构成一个完整 的惯性系)如果能的话,就如上面的试验A:如果不能构成惯性系的话,就等同与试验B:(我还想说 明一点,我们知道的中微子不是也可以很容易的穿透厚厚的物体吗?) 爱因斯坦假想的火车其实是 试验B的情况,他得到DAVE 制造的光的速度,却用了试验A 中的那种情况的推理。正因为这不可琢磨 的光,把我们迷惑,感觉这个火车上假想的试验是那么的合情合理! 我想现在大家明白了吧!爱因斯坦在他假想的试验中忽略了一个条件,即运动的封闭火车是否构成了 个完整了的惯性系!他将两种情况混和在了一起!竟然让我们难以发现! 还好有低速的声音,和可以让我们感觉和想办法观测到的介质-(空气)。 如果还不明白的话,那你去租艘船,在船上放盆水,在准备一个树枝,用手指点击一下盆中的水面, 看看水波的速度,然后用树枝点击湖面,看看产生的水波相对你的速度!也许你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看出爱因斯坦犯了个怎样的错误! -------------------------------------------------------------------------------- 西杰写于2000.11.1夜 我对宇宙,生命科学也特别感兴趣,希望朋友们能E-MAIL 给我,我们共同探讨! 以上推论,我也是猜想,因声波,水波毕竟不能取代光,毕竟它们的差别太大-水和气体分子相对与光 子这个微微观世界的幽灵要宏观的多了,而且,我们所有的研究都是靠光来反映的。毕竟光有的一些 特性:如通过凸透镜后有将能量汇聚的折射现象等!还没有人将声波做类似的实验吧,希望有条件的朋 友做做,通过类比的手段,我们也许能找到发现真理的最短路径。做做吧,一定很有意思的!(别忘了 把结果通知我!当然,有条件的科学家还可以做做这样的实验,波在水中的传播是否也有类似光的折射 现象?折射的发生同哪些因素有关?) (密闭的火车车厢内产生的声波到达车外时声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E_MAIL: XIJIE.YIN@263.NET 注:我这是猜想,希望朋友们能给我找到一些资料,我们共同研究探讨!我将非常感谢!: 1.测定光在惯性系中传播恒定的证明实验!其条件等。 2.否定以太的存在的证明理论或实验! 3.哪位科学家证明了从光源发出的光子就是到达观测物的光子是同一光子请通知我,谢谢!(如果没人证 明过请去证明吧!) 4.希望研究微观世界朋友能给我找到些关于基本粒子的结构,基本粒子间作用力的文章!
          asp技术学习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56
            • 经验6049
            • 文章246
            • 注册2003-06-15
            美国航空航天局要再度挑战广义相对论 新浪科技   美国时间六月十四日消息,美国航空航天局计划于2002年发射地球引力探测器,检验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正确与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国著名剧作家肖伯纳曾说过一段名言: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创立地心宇宙学说,其统治地位延续了两千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学说,两百年后受到质疑;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学说,究竟能维持多久则不得而知。   引力的存在是最显而易见的事实,向上抛起的物体必定回落到地面。牛顿认为:引力在物体之间普遍存在,但非常微弱。所以只有大到像地球或太阳这样的天体,它们之间的引力才显而易见。他的朋友哈雷以此作为出发点,大胆预测了一颗彗星的回归时间。那么,异性相吸又是怎么回事呢?是爱情还是欲望使然?连牛顿这样伟大的天才都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复。他描述了万有引力定律,却未能予以充分证明。此后,科学界出现了长时间的沉寂,以致维多利亚学派的“决定论”一度占了上风。   这一状况直到二十世纪初才得以改变,物理学巨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破除前辈权威学说的束缚,发表了《广义相对论》。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宇宙好象有一层肉眼看不到的柔韧的四维框架,恒星、行星和星云各自在上面形成了凹点。体积越大的天体形成的凹点越深,在它周围的框架也就越发凹凸不平。因此在结合部出现纽结,沿着纽结的纹路形成了物理意义上的时空。在太阳系里,由于太阳体积最大,所以在它周围出现了最强烈的时空扭曲,吸引其它天体围绕太阳运转。以地球的体积而言,虽然也能造成时空扭曲,但其程度应该极度微弱。   根据这一推断,美国航空航天局准备在2002年发射Gravity Probe B引力探测器。它环绕地球飞行,携带四个乒乓球大小的石英玻璃陀螺仪。除非平衡状态被外力打破,否则陀螺仪将始终高速自旋,保持角基准方向。当地球的存在和运动引起时空扭曲时,陀螺仪的旋转轴会发生方向偏离。美国航空航天局为了检验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不惜斥巨资进行为期二十个月的空间实验。   科学理论在不断战胜挑战的过程中显示出其发现者的伟大和理论本身的美,人类不该在爱因斯坦的论断前止步不前。不屈从于约定俗成的理论,只有不断向既有学说发起挑战,才是不断带来革命性发现的科学探索精神。(子木)
            asp技术学习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56
              • 经验6049
              • 文章246
              • 注册2003-06-15
              第四章 超光速与相对论推广 在物理学的研究中,人们提出过很多佯谬。提出佯谬的目的,是使所研究的问题尖锐化,以便于进一步把理论的基本概念搞清,或弄清逻辑论证中有什么错误,或隐含着什么样的假定,或者忽略了其它什么重要因素,等等。关于狭义相对论就曾提出过两个佯谬,即“双生子佯谬”和“爷孙佯谬”(即超光速运动所导致的时间倒流或因果颠倒问题)。“双生子佯谬”在狭义相对论推广到广义相对论后得到解决,“爷孙佯谬”将在本文所讨论的狭义相对论的进一步推广中得到解决。 一、双生子佯谬 设想有两个孪生兄弟甲和乙,甲乘飞船作太空旅行,乙留在地面等待甲。甲所乘坐的飞船在极短的时间内加速到速度v(速度v接近光速c)。然后飞船以速度v作匀速直线飞行,飞船飞行很长一段时间后,迅速调头并继续以速度v作匀速直线飞行。回到地面时紧急减速、降落,并与一直在地面上的乙会合。甲只在启动、调头、减速降落的三段时间内有加速度,其余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作匀速直线飞行,处于狭义相对论适用的惯性系。 按照第一章由洛仑兹变换导出的运动的时钟变慢的关系式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34219218750.gif[/imga] 其中,△t为惯性系S的一静止的时钟所走过的时间,△t/为相对于S系以速度v运动的惯性系S/的一静止的时钟走过的时间。 因甲启动、调头、减速降落的时间很短,如果略去这三段时间,则有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34769531250.gif[/imga] τ为甲乘飞船作太空飞行所度过的时间,T为乙在地球上在甲乘飞船作太空飞行期间所度过的时间。即甲作高速太空旅行,返回时发现乙比甲变老了。 如果飞船速度非常接近光速c,相对论效应就会非常明显,如若v = 0.9999c ,则T=70.71τ。即如在这一对孪生兄弟20岁时,甲乘飞船作太空飞行,甲认为飞行时间只有一年,在其返回地面时,甲只有21岁,但他却发现乙却成了90多岁的老人了,亦即乙比甲年老了许多。 但是,以上情形还可以换另一个角度来考察。即对于乘坐太空飞船的甲来说,甲在飞船上静止不动,甲看到乙在极短的时间内朝相反的方向加速到速度v,然后乙以速度v作匀速直线飞行,乙飞行很长一段时间后,迅速调头并继续以速度v作匀速直线飞行,在与甲会合时紧急减速。在甲看来,乙只在启动、调头、减速的三段时间内有加速度,其余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作匀速直线飞行、亦处于狭义相对论适用的惯性系。因此,在甲看来,如果略去乙启动、调头、减速这三段时间(因这三段时间相对很短),在乙离开飞船期间,乙所度过的时间τ/与甲所度过的时间T/也应存在以下关系(狭义相对论一般将相对于静止系统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系统内静止的钟所走过的时间记为τ,称为该系统的原时)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34973750000.gif[/imga] 这样,在甲乙会面时,甲比乙变老了。即如乙作匀速直线飞行的速度为v = 0.9999c ,在乙飞离甲一年后与甲会面时,乙只有21岁,但他却发现甲却成了90多岁的老人了,亦即甲比乙年老了许多。 可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其结论是不同的,而且是相互矛盾的。究竟是乙比甲年老了许多还是甲比乙年老了许多?还是两者都错了,二人应该一样年轻?这个命题就叫做“双生子佯谬”。 “双生子佯谬”使人们争论了很长时间,爱因斯坦在1918年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以一个访问者和他本人问答的方式,说明了“双生子佯谬”的问题所在,“双生子佯谬”问题才告解决。 人们在讨论“双生子佯谬”问题时,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总是为了应用狭义相对论,并认为启动、调头、减速这些过程的时间很短,所以将启动、调头、减速这些过程的时间给忽略了。但“双生子佯谬”问题的关键,恰恰是被忽略了的这些过程所引起的。 在按第一种观点考虑“双生子佯谬”问题时,乙留在地面等待甲,甲乘飞船作太空旅行,甲所乘坐的飞船在启动、调头、减速降落这些过程的加速、减速,都是相对于乙所在的惯性系而言的,所以这些过程没有什么附加的特殊效应,又因这些过程的时间都很短,所以可以将其忽略;而按第二种观点考虑“双生子佯谬”问题时,既认为甲及其所乘坐的飞船静止不动,乙在飞离甲及甲所乘坐的飞船时,乙在启动、调头、减速这些过程的加速、减速,是相对于甲所处的非惯性系而言的。按照广义相对论的等效原理,相当于考察乙的运动的参考系中有一个引力场,虽然甲和乙都处在这一引力场中,但因他们在引力场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因而引力场对他们的影响也就不同。在乙启动及减速降落时,甲和乙距离较近,他们的引力场势相差不大,引力场对他们时间的流逝的影响也相差不大,所以仍可将这部分较短的时间忽略。而在乙调头时,由于甲和乙的距离非常遥远,这时乙的引力场势远高于甲,它使乙的时间比甲流逝得要快的多,或者反过来说,它使甲的时间比乙流逝得要慢的多。这一影响超过了乙相对于甲匀速运动期间速度v对时间的影响,使乙飞行归来与甲会合时,乙仍然要比甲变老了。所以乙调头这一过程在考虑“双生子佯谬”问题时是不能忽略的。运用广义相对论进行计算的结果,是乙的时间τ/与甲所度过的时间T/也存在以下关系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35209843750.gif[/imga] 或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35470468750.gif[/imga] 即乙飞行归来与甲会合时,甲仍然是21岁,而乙是90多岁。 1966年,人们在实验中测得μ子绕圆形轨道高速运动时,其平均寿命比在地面上静止的μ子的平均寿命长。1971年,人们又观察到了放在卫星上绕地球旋转的原子钟比地面上的原子钟走的慢的现象。这些实验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同时也证明了爱因斯坦关于“双生子佯谬”问题论证的正确性。 二、爷孙佯谬 人们在研究狭义相对论的坐标变换,并考虑运动速度v超过光速c的情形时,又提出了“爷孙佯谬”。 由上一节我们知道,两事件的时间间隔与它们的空间位置和考察这两事件的惯性系间的运动状态有关。虽然如此,两事件的先后次序仍应是绝对的,不能因为它们的空间位置和考察这两事件的惯性系间的运动状态不同而改变,即相对论仍然遵循逻辑关系的因果律,亦即要先有因再有果,如去太空旅行须先启程,然后再返回;种田须先播种再收获,人是先出生后死亡。基于这种考虑,人们对相对论进行了如下探讨。 假设惯性系s/相对于惯性系S以速度v作匀速直线运动,S中有两事项P1(x1,t1)和P2(x2,t2),这两事项在s/系的坐标为(x1/,t1/)和(x2/,t2/),例如这两事项是信号由P1传递至P2 ,则信号的传递速度为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35689375000.gif[/imga] 根据洛仑兹变换的时间变换关系 得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35876250000.gif[/imga] 考虑这两事件的因果关系在两惯性系不变,即它们的先后次序不变,因而有 t2-t1>0 ; t2/-t1/>0 故有 即: 因为v < c ,所以满足上式的充分条件是: 即不破坏因果关系的要求是u≤c,亦即所有信号的传播速度,包括相互作用的传递速度、物体的运动速度都不能超过光速c。否则,如果u>c,则总存在这样的一些惯性系,使t2-t1和t2/-t1/的符号相反,这就意味着将出现时间倒流、因果颠倒的情形。有人据此提出如下命题:如果u>c,即存在超光速而出现时间倒流,那么设想某人进入超光速世界的时间足够长,他的时间不仅倒流到他出生以前,而且倒流到了他父亲出生以前,这时他将他的爷爷杀掉,然后又回到我们的低光速世界,这时他和他父亲是否存在,如果存在,他父亲又怎么出生。人们将这一命题称为“爷孙佯谬”,又称为“祖父悖论”。 有人并不管“爷孙佯谬”或“祖父悖论”的逻辑困难,尽情地在科幻小说、科幻电影、儿童片中发挥着超光速飞行和时间倒流。 三、超光速运动(快子)研究现状 也有一些人凭着直觉、猜想或哲学的思辩对超光速粒子(即快子)作出了种种推测。尤其现在出现了UFO(飞碟)研究热,人们依据有关飞碟的目击报告和其它有关报道、报告,断定存在超光速飞行,并且也对超光速粒子作出了种种推测。所有这些推测都缺乏理论依据,没有经过严格的理论推导。因而这些推测、猜想所作出的结论是杂乱的,无法作一概括性的介绍。现仅对其中的一些罗列如下,本文只在所引原文后附一个评注,权作是与原文作者及读者的一个讨论: 1、阿西莫夫在《你知道么?—现代科学中的一百个问题》(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4年)中写到的第51个问题:  既然没有任何东西能超过光速,人们所假定的那种运动得比光快的快子又是什么玩艺儿呢?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有一个要求:我们宇宙中所存在的一切物体,都无法以超过真空中的光速的相对速度运动。单是为了迫使物体达到光速,就得花费无限多的能量,而把它推动到超过光速,就需要花费比无限多还要多的能量,这简直是无法思议的了。 不过,让我们暂时假定有一个物体正在以超过光速的速度运动。 光的速度是每秒约300,000公里,那么,要是有某个质量为1公斤、长度为1厘米的物体以每秒约424,000公里的速度运动,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如果我们应用爱因斯坦的方程,它就会告诉我们说,这时物体质量将等于(负的负1的平方根)公斤,它的长度将变成(负1的平方根)厘米。 换句话说,任何一个运动得比光还快的物体,都会具有必须用数学上所谓“虚数”来表示的质量和长度。我们没有任何办法把用虚数表示的质量和长度具体化,所以,大家就很容易认为,这样的东西既然是无法想象的,它们就不会存在了。 但是,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杰拉尔德·范伯格却认为很有希望把那样的质量和长度具体化(范伯格并不是最先提出快子的人,这种粒子是比拉纽克和苏达珊最先假定的,但是,范伯格推广了这种概念)。也许,由“虚数”表示的质量和长度只不过是一种描述具有(让我们说是)负重力的物体的办法—这种物体同我们这个宇宙中的物质并不是靠万有引力互相吸引,而是互相排斥。 范伯格把这种比光还要快的、具有虚质量和虚长度的粒子称为“快子”。要是我们假定这种快子能够存在,那么,它是不是能够按另一种方式来遵循爱因斯坦方程的要求呢? 显然,快子是会这样的。我们可以描绘出比光跑得还要快,但却遵循相对论要求的快子所构成的整个宇宙。不过,为了使快子能够做到这一点,在涉及能量和速度的时候,情况就会同我们通常所习惯的情况相反。 在我们这个“慢宇宙”中,不运动的物体的能量等于零,但是,当它获得能量时,它就运动得越来越快,如果它得到的能量无限大,它就会被加速而达到光的速度。在“快宇宙”中,能量等于零的快子以无限大的速度进行运动,它所得到的能量越大,它的运动就越慢,到能量为无限大时,它的速度就降低到光速。 在我们这个慢宇宙中,一个物体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运动得比光快。而在快宇宙中,一个快子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运动得比光慢。光速是这两个宇宙之间的界线,它是不能超越的。 但是,快子是不是真的存在呢?我们可以断言说,有可能存在着一个并不违反爱因斯坦理论的快宇宙,不过,有可能存在并不一定就等于存在。 探测快宇宙的一种可能的途径,就是要考虑到如果有一个快子超光速通过真空而运动,那么,在它飞过时就必定会留下一道有可能探测到的光尾迹。当然,大多数快子都飞得非常快—比光还要快几百万倍(正像大多数普通物体都运动得非常慢,只达到光速的几百万分之一那样)。 一般的快子和它们的闪光在我们能够发现它们之前,早就一瞬即逝了。只有那种非常罕有的高能快子,才会以慢到接近光速的速度从我们眼前飞过。既使在这种场合下,它们飞过一公里也只需要三十万分之一秒左右的时间,所以,要发现它们也是一桩极伤脑筋的任务! 评注:从虚数的长度和质量出发,认识到快子的相互排斥!但他们认为在快子飞过时会留下一道有可能探测到的光尾迹,不会吧?如果是这样,快子岂不早被探测到了?他们还认为快子的速度为无穷大时质量为零?
              asp技术学习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56
                • 经验6049
                • 文章246
                • 注册2003-06-15
                2、美国的马丁·哈威特在《天体物理学概念》(科学出版社 1981年第1版 第213、214页)一书中这样写到: 当爱因斯坦首次发现狭义相对论概念时,他明确指出物体运动速度不可能大于光速,他认为静质量和能量的关系式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36317031250.gif[/imga] 已经说明,为了把物体加速到光速就需要无穷大的能量。因此如果粒子静质量不是零,粒子就不可能达到光速,当然更谈不上超过光速。 近年来,许多研究工作者却又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连续的加速确实是无法达到光速的,但单凭这一点还不能排除超光速物质的存在,这是通过其它手段产生出来的,他们把以大于光速c的速度运动的粒子称为快子,并研究了这类实体可能具有的性质。 主张应该对超光速粒子存在的可能性进行研究的基本论点是:对于速度大于光速和小于光速的两种情况,洛仑兹变换在形式上是相似的,此外变换本身并未排除快子存在的可能性。 当然变换的相似性并不意味着粒子和超光速粒子的表现性质完全一样。如果我们看一下静质量和能量的关系式,我们就发现当粒子运动速度v > c 时分母中的量就是虚数。因此如果超光速粒子的质量(此处指静止质量m0)是实数,那么其能量就应当是虚数。实际上,人们把超光速粒子的(静止)质量取为虚数,其主要的依据就是观测上不能排除这样的选择。也许这是一种消极的途径,但如果我们不作这种假设,我们就更难取得进展,即更没有办法对实验可能取得的结果作出某些预言。 把质量选为虚数后就能使能量E变为实数,同时如式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36589062500.gif[/imga] 所示,动量也是实数。 现在把动量—能量关系式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36805937500.gif[/imga] 和质量—能量关系式结合起来,我们得到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36981718750.gif[/imga] 当v变大时,看来E就会变小,在速度趋于无穷大的极限情况下能量变为零。但此时动量仍为有限值,并不断地朝| m0c|这个值逼近。 至此,我们不过是在把质量取为虚数这一点上脱离了正统观念。 人们已经为探索快子进行了初步的实验,但是至今还没有探测到,不过,或许将来有一天会发现它们。 看来,超光速粒子不容易与通常的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这是它的一个缺点。如果不是这样,我们现在就可能已经发现它们了。 评注:本文作者认为人们把快子的静止质量m0取为虚数是消极的,看来是出于无奈!不过把快子的静止质量取为虚数后,快子的动质量 m 和能量、动量便都为实数了,因而快子便和通常的物质具有相同的行为,所以便可以得出快子是可以探测到的结论。据此理论无法理解为什么探测不到快子,只能空叹息“超光速粒子不容易与通常的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这是它的一个缺点。”实际上这正是快子的一个优点,当人们真正了解到快子以后就会发现,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丰富、更生动的世界,并让我们理解我们原来所不能理解的神秘现象,使人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所具有的潜能。 3、徐克明 甄长荫主编的《一万个世界之谜·物理分册》把“光速是物质运动速度的极限吗?”作为一个谜: 相对论明确指出,任何物体(粒子)的速度总是小于c,最多等于c 。这个理论上的结果已被大量实验所证实。然而,在某些问题中,也会出现超光速的情况。这一看来矛盾的情况,只要我们将速度概念再进一步分析一下,就可以将它们统一起来。 这是因为,狭义相对论只对物质运动速度,或者说信号传播速度和作用传递的速度给出了极限,它并没有限制任何速度都不能超光速,因此,并不能排除自然界本来就存在超光速粒子的可能性。我们把小于光速的粒子叫做“慢子”,超光速的粒子叫做“快子”。自然界的粒子分成慢子、光子和快子三类。近年来,有人按静止质量的大小把它们分成三个类别:慢子m02 >0 , 光子m02 =0 ,而快子m02 <0 。目前关于超光速的实验观测是非常令人关注的,其主要领域多集中在天文现象方面,但目前尚无具体结果。那么,自然界究竟是否存在超光速粒子呢?这还是个谜。 评注:同上文观点相似,是一种颇具代表性的的观点。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田道钧在《飞碟动力系统的研究概况与展望》中,对飞碟可能的动力原理进行了列举,其中的一个为: 虚质量原理 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知,设物体的静止质量为m0 ,则其运动质量m与速度ν的关系为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37259218750.gif[/imga] 当在亚光速0<v<c时,有m0c的范围(但又不与亚光速v <c时的情况相矛盾),当取v >c时,m为虚数(即把物体的质量由原来的实数范围相应地推广到了复数范围),叫做虚质量,这就是快子。快子的特性为,当其速度越慢,则其能量越大,如给快子一个推力使其能量加大,其速度反而会减小,如所给推力无限增大,其速度将趋近于光速而以光速为下限,反之当其能量越小,其速度反而越快,即在快子的运动方向给一个阻力,如通过阻滞介质以削弱其能量,其速度反而会增大,直到其能量完全消失,其速度将接近于无穷大!据此可见,如能设计出一种转换装置,把飞碟及其负载的每一个亚原子粒子全都转变成快子,即可在一瞬间飞出去而不需任何加速,其速度比光速快很多倍,并可通过调节其能量来控制速度大小,用不了几天就可飞到另一个遥远的星系,在那里不需任何减速,再通过转换装置把快子转换成亚原子粒子,最后再还原成原来的飞碟及其负载,上述情况听起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但据《新民晚报》1998年1月17日报导,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实验物理学院的科技人员,通过一个光学仪器控制盘把处于量子状态的光子不借助于任何媒体传输到另一个光子,初步完成了“远距离传物”(即把物质转变成光子迅速传送到遥远的目的地,然后再重新转变成原来的物质)的实验,值得重视。 评注:将v>c直接应用于爱因斯坦的质量速度关系式,得到的质量不仅是虚数,而且还是负数,田先生对此未作任何解释,不可取。至于1973年澳洲科学家通过连续观测和研究,发现的确有超光速运动的粒子存在,并未得到人们的承认,估计是下文所介绍的假超光速现象的一种。 5、一篇较全面介绍有关超光速问题的文章: 相对论与超光速 本文编译自(Relativity FAQ .Philip Gibbsneo6编译) 人们所感兴趣的超光速,一般是指超光速传递能量或者信息。根据狭义相对论,这种意义下的超光速旅行和超光速通讯一般是不可能的。目前关于超光速的争论,大多数情况是某些东西的速度的确可以超过光速,但是不能用它们传递能量或者信息。但现有的理论并未完全排除真正意义上的超光速的可能性。 首先讨论第一种情况: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超光速。    1、切伦科夫效应 媒质中的光速比真空中的光速小。粒子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可能超过媒质中的光速。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辐射,称为切仑科夫效应。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超光速,真正意义上的超光速是指超过真空中的光速。    2、第三观察者 如果A相对于C以0.6c的速度向东运动,B相对于C以0.6c的速度向西运动。对于C来说,A和B之间的距离以1.2c的速度增大。这种“速度”—两个运动物体之间相对于第三观察者的速度—可以超过光速。但是两个物体相对于彼此的运动速度并没有超过光速。在这个例子中,在A的坐标系中B的速度是0.88c。在B的坐标系中A的速度也是0.88c。    3、影子和光斑 在灯下晃动你的手,你会发现影子的速度比手的速度要快。影子与手晃动的速度之比等于它们到灯的距离之比。如果你朝月球晃动手电筒,你很容易就能让 落在月球上的光斑的移动速度超过光速。遗憾的是,不能以这种方式超光速地传递信息。 4、刚体 敲一根棍子的一头,振动会不会立刻传到另一头?这岂不是提供了一种超光速通讯方式?很遗憾,理想的刚体是不存在的,振动在棍子中的传播是以声速进行的,而声速归根结底是电磁作用的结果,因此不可能超过光速。(一个有趣的问题是,竖直地拎着一根棍子的上端,突然松手,是棍子的上端先开始下落还是棍子的下端先开始下落?答案是上端。)    5、相速度 光在媒质中的相速度在某些频段可以超过真空中的光速。相速度是指连续的 (假定信号已传播了足够长的时间,达到了稳定状态)的正弦波在媒质中传播一段距离后的相位滞后所对应的“传播速度”。很显然,单纯的正弦波是无法传递信息的。要传递信息,需要把变化较慢的波包调制在正弦波上,这种波包的传播速度叫做群速度,群速度是小于光速的。(译者注:索末菲和布里渊关于脉冲在媒 质中的传播的研究证明了有起始时间的信号[在某时刻之前为零的信号]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可能超过光速。)    6、超光速星系 朝我们运动的星系的视速度有可能超过光速。这是一种假象,因为没有修正从星系到我们的时间的减少(?)。    7、相对论火箭 地球上的人看到火箭以0.8c的速度远离,火箭上的时钟相对于地球上的人变慢,是地球时钟的0.6倍。如果用火箭移动的距离除以火箭上的时间,将得到一 个“速度”是4/3 c。因此,火箭上的人是以“相当于”超光速的速度运动。对于火箭上的人来说,时间没有变慢,但是星系之间的距离缩小到原来的0.6倍,因此他们也感到是以相当于4/3 c的速度运动。这里问题在于这种用一个坐标系的距离除以另一个坐标系中的时间所得到的数不是真正的速度。    8、万有引力传播的速度 有人认为万有引力的传播速度超过光速。实际上万有引力以光速传播。    9、EPR悖论 1935年Einstein,Podolski和Rosen发表了一个理想实验试图表明量子力学的不完全性。他们认为在测量两个分离的处于entangled state的粒子时有明显的超距作用。Ebhard证明了不可能利用这种效应传递任何信息,因此超光速通信不存在。但是关于EPR悖论仍有争议。    10、虚粒子 在量子场论中力是通过虚粒子来传递的。由于海森伯不确定性这些虚粒子可以以超光速传播,但是虚粒子只是数学符号,超光速旅行或通信仍不存在。    11、量子隧道 量子隧道是粒子逃出高于其自身能量的势垒的效应,在经典物理中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计算一下粒子穿过隧道的时间,会发现粒子的速度超过光速。一群物理学家做了利用量子隧道效应进行超光速通信的实验:他们声称以4.7c的速度穿过11.4 cm 宽的势垒传输了莫扎特的第40交响曲。当然,这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大多数物理学家认为,由于海森伯不确定性,不可能利用这种量子效应超光速地传递信息。如果这种效应是真的,就有可能在一个高速运动的坐标系中利用类似装置把信息传递到过去。   Terence Tao认为上述实验不具备说服力。信号以光速通过11.4cm的距离用不了0.4纳秒,但是通过简单的外插就可以预测长达1000纳秒的声信号。因此需要在更远距离上或者对高频随机信号作超光速通信的实验。    12、卡西米(Casimir)效应 当两块不带电荷的导体板距离非常接近时,它们之间会有非常微弱但仍可测量的力,这就是卡西米效应。卡西米效应是由真空能(vacuum energy)引起的。 Scharnhorst的计算表明,在两块金属板之间横向运动的光子的速度必须略大于光速。但进一步的理论研究表明不可能利用这种效应进行超光速通信。   13、宇宙膨胀 哈勃定理说:距离为D的星系以HD的速度分离。H是与星系无关的常数,称为哈勃常数。距离足够远的星系可能以超过光速的速度彼此分离,但这是相对于第三观察者的分离速度。    14、月亮以超光速的速度绕着我旋转! 当月亮在地平线上的时候,假定我们以每秒半周的速度转圈儿,因为月亮离 我们385,000公里,月亮相对于我们的旋转速度是每秒121万公里,大约是光速的四倍多!这听起来相当荒谬,因为实际上是我们自己在旋转,却说是月亮绕着我们转。但是根据广义相对论,包括旋转坐标系在内的任何坐标系都是可用的,这难道不是月亮以超光速在运动吗?   问题在于,在广义相对论中,不同地点的速度是不可以直接比较的。月亮的速度只能与其局部惯性系中的其它物体相比较。实际上,速度的概念在广义相对论中没多大用处,定义什么是“超光速”在广义相对论中很困难。在广义相对论中,甚至“光速不变”都需要解释。爱因斯坦自己在《相对论:狭义与广义理论》 第76页说“光速不变”并不是始终正确的。当时间和距离没有绝对的定义的时候, 如何确定速度并不是那么清楚的。   尽管如此,现代物理学认为广义相对论中光速仍然是不变的。当距离和时间单位通过光速联系起来的时候,光速不变作为一条不言自明的公理而得到定义。 在前面所说的例子中,月亮的速度仍然小于光速,因为在任何时刻,它都位于从它当前位置发出的未来光锥之内。    15、明确超光速的定义 四维时空中的一个点表示的是一个“事件”,即三个空间坐标加上一个时间坐标。任何两个“事件”之间可以定义时空距离,它是两个事件之间的空间距离的平方减去其时间间隔与光速的乘积的平方再开根号。狭义相对论证明了这种时空距离与坐标系无关,因此是有物理意义的。   时空距离可分三类:类时距离:空间间隔小于时间间隔与光速的乘积;类光距离:空间间隔等于时间间隔与光速的乘积;类空距离:空间间隔大于时间间隔与光速的乘积。 光子的相邻事件之间的距离都是类光的;任何以低于光速的速度运动的粒子的时空距离都是类时的;而以超光速运动的粒子的时空距离是类空的。   假如快子(tachyons,理论上预言的超光速粒子)真的存在的话,我们只需要发现一种能够控制其产生和发射方向的技术,就可以实现超光速通信。   16、无限大的能量 E = mc2/(1 - v2/c2)1/2 上述公式是静止质量为m的粒子以速度v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很显然,速度越高能量越大。因此要使粒子加速必须要对它做功,做的功等于粒子能量的增加。注意当v趋近于c时,能量趋于无穷大,因此以通常加速的方式使粒子达到光速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超光速了。   但是这并没有排除以其它方式使粒子超光速的可能性。粒子可以衰变成其它粒子,包括以光速运动的光子(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 因此虽以光速运动,其能量也可以是有限值,上述公式对光子无效)。衰变过程的细节无法用经典物理学来描述,因此我们无法否定通过衰变产生超光速粒子的可能性(?)   另一种可能性是速度始终高于光速的粒子。既然有始终以光速运动的光子,有始终以低于光速的速度运动的粒子,为什么不会有始终以高于光速的速度运动的粒子呢?问题是,如果在上述公式中v>c,要么能量是虚数,要么质量是虚数。假如存在这样的粒子,虚数的能量与质量有没有物理意义呢?应该如何解释它们的意义?能否推出可观测的预言?只要找到这种粒子存在的证据,找到检测这种粒子的方法,找到使这种粒子的运动发生偏转的方法,就能实现超光速通信。    17、量子场论 到目前为止,除引力外的所有物理现象都符合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标准模型是一个相对论量子场论,它可以描述包括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在内的三种基本相互作用以及所有已观测到的粒子。根据这个理论,任何对应于两个在有类空距离的事件处所作物理观测的算子是对易的。   原则上讲,这意味着任何作用不可能以超过光速的速度传播。但是,没有人能证明标准模型是自洽的。很有可能它实际上确实不是自洽的。无论如何,它不能保证将来不会发现它无法描述的粒子或相互作用。也没有人把它推广到包括广义相对论和引力。很多研究量子引力的人怀疑关于因果性和局域性的如此简单的表述能否作这样的推广。 总而言之,在将来更完善的理论中,无法保证光速仍然是速度的上限。    18、祖父悖论(因果性) 反对超光速的最好证据恐怕莫过于祖父悖论了。根据狭义相对论,在一个参考系中超光速运动的粒子在另一坐标系中有可能回到过去。因此超光速旅行和超光速通信也意味着回到过去或者向过去传送信息。如果时间旅行是可能的,你就可以回到过去杀死你自己的祖父。这是对超光速强有力的反驳。但是它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即我们可能作有限的超光速旅行但不能回到过去。另一种可能是当我们作超光速旅行时,因果性以某种一致的方式遭到破坏。
                asp技术学习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56
                  • 经验6049
                  • 文章246
                  • 注册2003-06-15
                  第三,未定论的超光速的可能性    19快子(tachyon) 快子是理论上预言的粒子。它具有超过光速的运动速度。它的质量是虚数,但能量和动量是实数。有人认为这种粒子无法检测(译注:那这种预言有什么意义!),但实际未必如此。影子和光斑的例子就也是可以观测到的。   目前尚无快子存在的实验证据,绝大多数人怀疑它们的存在。有人声称在测 Tritium 贝塔衰变放出的中微子质量的实验中有证据表明这些中微子是快子。这很让人怀疑,但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       评注: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各种似是而非的超光速现象,并对其进行了澄清,这很重要。具体到快子问题的观点与文2、3类似,并认为超光速会造成时间倒流。 6、《令人瞩目的21世纪高新科技》这样写到: 人们已经为探索快子进行了初步的实验,但是至今还没有探测到,不过,或许将来有一天会发现它们。 快子是否存在,能否制造一种用它产生能量的机器,以便进行太空旅行? 坎塔卢皮: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发现这种粒子并投入应用还是遥不可及的事。被假定存在的快子是比光的运动还要快的粒子。根据狭义相对论,把一个粒子的速度加速到光速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粒子能量变得无穷大。然而,这个理论并不排除存在一些粒子,它们可以在高于光速条件下产生并存在下去。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能量应该是虚数,其时间也应向后移。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会出现问题,因为某些事件的结果可能先于其原因出现。而实际利用快子的主要障碍则是由于快子的能量等于零,因此无法投入实际应用,比如应用到太空飞行器上。 评注:本文观点独树一帜,认为快子的能量为虚数或为零,到底是虚数还是零,没说清楚。 7、和氏的《人学探要》如是说: 现代哲学定义和现代科学研究的物质,主要是三维物质。三维物质是看得见、占有空间的粒子或粒子组合态,是光速以内运动的显性实存在阳性明物质。现代粒子物理研究对物质结构最小单位的了解不断深化,用最现代的科技方法和手段已经微分到夸克和轻子,都小于10-17厘米,即不到质子、中子的万分之一。这也仅仅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 物质存在还有另一种形态,即超三维的物质存在。是看不见、摸不着、不占有空间、超光速运动的隐性虚存在阴性暗物质。虚存在阴性暗物质也属于物质存在,它也可以为我们的感觉复写、摄影和反映。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在21世纪中国科技战略研讨会演讲中指出:“另一个在我们宇宙中的大问题是暗物质。从引力我们知道有暗物质存在,可见光看不见,红外、紫外、X光都看不见。宇宙里90%以上是暗物质。这些暗物质是什么,我们不知道,有极大的能量来源我们不知道。”可喜的是,现代科学已经注意到阴性暗物质,并开始对其进行探测和研究。 宇宙统一于阴、阳物质。宇宙万事万物同时又都是复性物质,都是不同维层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排列组合。阴、阳物质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复性物质之间亦然。正所谓:“法于阴阳,阴阳互根”;“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转化,阴阳交变”。也如毛泽东所说:“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就是矛盾同一性的全部含义。” 评注:一种纯粹的哲学思辨,不过逻辑及结论有矛盾。一说“超光速运动的隐性虚存在阴性暗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不占有空间的”。又说“虚存在阴性暗物质也属于物质存在,它也可以为我们的感觉复写、摄影和反映”。还有一边说它“不占有空间”,一边又说它是“超三维的物质存在”,比通常的物质占有的空间维数还要多。 8、林青泉在《飞碟与宇宙人》一书中,从中国易学及太极图出发,对超光速粒子进行了分析: 虚子论—广义物质概念 阴性物理学选用太极分两仪的哲理,去重新考虑物质概念,认为必须从头建立广义的物质概念。而近代物理只接触和研究实在的粒子态与占有空间位置的可见物质(阳仪)。但宇宙却存在着抽象的、波态的、不占空间只占有时间内涵的不可见虚性物质(阴仪)。 虚性物质不占空间,五官不可见,不服从万有引力约束,没有内部结构,“其小无内”不可再分割,具有能量因子特性,是宇宙万物之母,或称为太虚中的“道”“气”。它至今尚未被现代物理学所认识,应为它开创一门新的阴性物理学。 粒子状物质是阳性波状物质虚子聚合派生出来的,它占有空间内涵,服从万有引力约束,已被现代物理学(我们称之为阳性物理学)所描述和操控它们的低于光速的运动规律。 如果说粒子阳性物质构成了宇宙中的天体,它们都占有空间位置,具有低光速的运动速度,在万有引力的规律支配下各自走着自己故有的轨道。那么,非粒子阴性物质将构成宇宙的原始背景,它不占有空间,却占有时间,它们是宇宙能量的能量因子无穹集合体,即虚子信息波的“海洋”。当然,它不受万有引力的约束,也许受还未被人们发现的“万有斥力”的约束。正好是由于万有引力和万有斥力组成了宇宙力的平衡运动,天体方能进行从生到死,从无序到有序的运转,并周而复始、开合有度、无限循环、永无尽头。 广义物质概念告诉我们,飞碟从结构到燃料直到隐飞,超光速运动的一系列原理,是可以用阴性物理学的太极物质概念得到解释的。可是西方飞碟界老抱残守缺地应用现有阳性物理学知识,因而未能认识它的真面目。 广义物质概念还将让我们认识到飞碟的隐形、显形、神出鬼没地出现和消失,其实质仅仅是他们能操控阴阳波粒物质的交变转化而已。一旦人类学会用超级特异功能,我们也完全可以制造和驾驭飞碟,在宇宙中隐飞,可以悟一悟东方古代超人、灵人的穿墙破壁、飞循、土循、实际上也是用意念进行物质变换的隐飞行。 阴性速度—超光速概念 随着物质概念的扩大,速度概念也必然要扩大。依阴阳学说的哲理,阴阳物质必然具有阴阳速度。阳性粒子速度的极限是光速,这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已经作了肯定的结论。那阴性物质呢?它的运动速度应该是超光速的,而且光速成为它的极小值,即一旦阴性物质的速度降至光速以下,那它将电波状聚合成为粒子状,而转化成为阳性物质。 可以考虑,人造飞船以每秒30公里速度,可以飞出太阳系,这个速度比光速每秒30万公里整整小一万倍,要是依靠它航行,那怎么行!真正的宇宙航行,必须用上超光速(在超光速状态中物质转阴、隐形)。 如此看来,飞碟也必然是以超光速飞行的。因此,它既能隐形又不受空间距离约束,也就可能通过时间的隧道超越(不是飞越)那遥远的星际。 要让飞碟具有超光速不是不可能的,因飞碟的主人(宇宙人)使用的是“意念能”,因意念本身是具有超光速的虚性物质,把这种“意念能”用于飞碟,就不难把飞碟加速到超光速以上,从而转化成隐形的了。 我们要探索飞碟,将离不开这一阴性超光速的基本概念。 太极统一场论—万有斥力论 根据阴阳相克的原理,我在分析万有引力时发现有“引”就有“斥”。阳性粒子物质由虚子信息波聚合而成,形成后,它仍具有聚合的惯性,出现继续聚拢的趋势,这就出现引力现象。 现在我们来考虑虚子信息波,由于它是具有能量因子信息,其小无内的、不占有空间的超光速波状物,它们彼此之间相互排斥,形成另一极端排斥力,这才不使一切波、粒子最后聚集在一起而令天体分布失调。
                  asp技术学习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56
                    • 经验6049
                    • 文章246
                    • 注册2003-06-15
                    万有引力和万有斥力的合力,保证了宇宙天体运行平衡和运转不息。 如果把阳性物质运动中处在的万有引力当阳性力场,那么,由阴性虚子组成的另一斥力场可以称为阴性力场。一般说来,在三维地球阴性世界里,这个阴性力场可以忽略不计。可是一旦阳性物质运动速度接近或超越光速,那斥力场将立即起主导作用。正好考虑,当粒子由于超光速而转化成为虚子时,它将受斥力场的约束而不再存在什么引力场了。 这样,我们可以看到,高智慧、高科技的宇宙人,也许正好在意念加速飞碟(包括他自己)使之超越光速,利用万有斥力场驾驶隐形了的波状飞碟穿时间的隧道去作星际航行。这时的隐形飞碟将再不会因万有引力作用,像石头那样落到地球上了,而是像虚子团在万有斥力的作用下,必然会落向另一宇宙深处。只要他调好太极方向,那么,它的飞碟就可以有选择地落到他要去的宇宙角落。 时空转化—两个世界论 爱因斯坦提出了四维时空概念,他发现当速度接近光速时,不但运动物体的体积(空间尺寸)略有缩小,而且运动物体自身的时间长短,也略有伸长。这从下面的公式可以看到: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37612812500.gif[/imga]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37727187500.gif[/imga] 式中V和V0代表物体运动后和运动前的体积,T和T0代表物体运动后和运动前的时间尺寸,v代表物体运动速度,c是光速。 很显然,当v = c 时,V = 0 、T = ∞ 现在我们来发展爱因斯坦的四维时空观,扩大他提出的时空收缩和伸长的概念,打破他给我们定的“物体运动不可能超越光速”的禁规。我们假设按易理可以完全通过意念加速把物体加至超光速,这时v > c , 那么依公式①②,由于v > c、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37979687500.gif[/imga] 这时 纯虚数 ③ 同理可得 ④ ③④的结论告诉我们,一旦物体超光速,那它的体积将成为虚数值,而它的时间概念不但成为虚数值,而且逆向。显然,这时的运动物体已经进入到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它不再占有实的空间位置(因此没有引力约束),它的时间不但是可伸缩的而且是逆向流逝的。 评注:林先生从中国传统文化—易经的阴阳观出发,并出于研究飞碟现象的需要,推断应该存在超光速的、隐形的、具有排斥力和能量因子信息的阴性波状物质,这是难能可贵的。但他认为这种物质其小无内、不占有空间则是错误的,其小无内无法具有能量因子,不占有空间就不能施力和受力,也就谈不上具有排斥力。他还说,超光速波状物的排斥力不使一切波、粒子最后聚集在一起而令天体分布失调,这更是一个显然的错误,波、粒子不能聚集在一起而令天体分布失调的原因是它们的运动,正像卫星停止绕地运动就会落向地球一样。他还认为宇宙人用“意念能”将低光速的实物粒子加速到超光速。其实,用任何加速的办法都是不能使低光速的实物粒子达到光速、超光速的。如果有办法能使低光速的实物粒子达到光速、超光速,那这个办法只能是运用意念、通过生物场使低光速的实物粒子直接转化成超光速的虚子,就像正、负电子都不能被加速到光速,但正、负电子对撞、湮灭,就可以直接转化成光子,达到光速。实物粒子、光子、快子,对应于物质的不同存在状态,因而其运动的速度也不同,直接对其加速或减速不能实现其存在状态的变化。简单说来是:改变速度不能改变物质形态、不能突破光速极限,但物质形态的转化导致物质速度的突变。 以上所引用的各种论述,基本反映了目前有关超光速及快子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快子及超光速运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和困惑,人们已从物理学、数学、哲学等各个方面对其进行了不懈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并且是矛盾的。如有的人认为快子的静止质量为虚数,但快子的动质量、能量、动量为实数。有的人认为快子的质量、能量、动量为虚数。还有的人认为快子的质量、能量、动量为零;有的人认为快子是有形的,可以探测到。有的人认为快子其小无内、不占有空间,是隐形的;有的人认为超光速会导致时间倒流,因果关系颠倒,并因而怀疑超光速及快子的存在。有的人认为或许因果颠倒问题可以避免。有的人甚至为发生时间倒流而激动,但却不管因果关系是否会颠倒。 快子的质量、能量、动量特征我们已在第二章利用孤立子理论和相对论进行了理论推导,即它们都为虚数,快子之间的万有引力是斥力,快子是隐形的,因而我们用通常的方法探测不到它。至于快子和超光速所引发的时间倒流和因果颠倒问题我们将在下节探讨。 四、相对论推广 如果考虑到快子及虚子是隐形的,不能与普通实物粒子发生除引力场及生物场以外的相互作用,那就可以认为与快子及虚子的超光速运动相联系的时间倒流和因果颠倒问题可以避免。因为这时所说的时间倒流与因果颠倒是相对于与普通实物粒子相联系的低光速参照系的观察者来说的,由于快子及虚子是隐形的,低光速参照系的观察者观察不到它们,所以时间倒流与因果颠倒就变的没有意义。在与快子及虚子的超光速运动相联系的参照系内,超光速运动的快子及虚子的时间仍是向前流逝的。 但是,问题或许并不那么简单。虽然现在一般人不能运用生物场来感知快子及虚子,但不能排除现在会有某些人、或将来会有更多的人能够运用生物场感知到快子及虚子,一些现代自然科学还不能解释的超常现象难道不能给我们一点启示么?而且,说不定将来我们就能够运用生物场使自己变成虚子而隐形或超光速飞行,然后再运用生物场使自己变回到我们这个普通的世界来。如果某人超光速飞行时相对于我们这个普通的世界存在时光倒流,那他再回到我们这个普通的世界时情况会怎样?所以,超光速运动的时光倒流问题仍是不可回避的。 实际上,时光倒流的结论是因为完全机械地照搬狭义相对论的洛仑兹变换所造成的。我们在第二章的虚子论里已经指出,狭义相对论的质量速度关系式不适用于快子。同样,洛仑兹变换也不适用于快子。事实上,狭义相对论的洛仑兹变换和质量速度关系式也不适用于光子。也就是说,对于在狭义相对论里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的光速,洛仑兹变换和质量速度关系式就已经不适用了。从来没有人用洛仑兹变换和质量速度关系式来分析以光速运动的参考系和光子。我们现在来看一看将洛仑兹变换和质量速度关系式用于以光速运动的参考系和光子将会怎样? 将v = c 代入狭义相对论的洛仑兹变换和质量速度关系式及由洛仑兹变换所直接导出的时间变慢关系式,得: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38321250000.gif[/imga]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38467968750.gif[/imga]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38631406250.gif[/imga]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38730312500.gif[/imga] 分母全都变成了零,使洛仑兹变换、质量速度关系式和时间变慢关系式变得没有意义。所以狭义相对论的洛仑兹变换、质量速度关系式和时间变慢关系式对于光速都不适用。人们有时用质量速度关系式研究低于光速的普通实物粒子的速度趋近于光速的情形,但这是用质量速度关系式研究普通实物粒子在速度趋于光速时的渐进行为,不是将其用于以光速运动的实物粒子。对于速度为光速的光子的质量、能量问题人们是如下处理的: 频率为ν的光子的质量m、能量E分别为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38953906250.gif[/imga]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39041093750.gif[/imga] 可见,狭义相对论的洛仑兹变换、质量速度关系式和时间变慢关系式已经不适用于光速和光子,它们当然也不适用于超光速和快子。 那么,对于快子和超光速系统的相应理论又会是怎样呢?在第二章“快子的质量特性”里,我们应用狭义相对论和孤立子理论已经推导出快子的质量速度关系式为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39363906250.gif[/imga] 而狭义相对论的质量速度关系式为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39562500000.gif[/imga] 对上列两式作一比较,可以看出,超光速的快子和低光速的普通实物粒子的质量速度关系式可统一表述为: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39795156250.gif[/imga] 当vc时,δ= -1,mδ=m∞ 。 现将上述结论按如下方式推广到洛仑兹变换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40139218750.gif[/imga]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_mm/2003/06/20/540277812500.gif[/imga]
                    asp技术学习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动画城の精灵
                    • 级别
                    • 徽章
                    • 声望+2
                    • 积分4312
                    • 经验43554
                    • 文章4163
                    • 注册2003-03-14
                    偶很多不懂,真是苦恼
                    asp技术学习感谢您的参与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4 queries.